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女童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生理情况及性的认识和困惑,让学生科学地进入和度过青春期,正确地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成长之树采用江苏省天一中学“蓝星星使者”公益小组吴昱颉同学设计制作并提供的《农村女童生理知识及性教育》调查问卷及相关知识宣传手册,针对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小学至高中阶段的部分女生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从而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青春期健康知识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调查对象、时间及方式
1、调查对象:赫章一中100名女生、赫章县德卓中学100名女生、赫章县威奢中学100名女生、赫章县田坝中学100名女生、赫章县兴发中心小学及光彩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各50名女生。
2、调查时间:2017年3月25日-2017年4月5日。
3、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进行了学生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其中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6份
2、被调查学生生活状况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57%平时与父母一起生活,双亲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21%,只有一个家长在身边的学生22%(其中14%学生是与父亲一起生活)。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查的孩子里面留守儿童及离开母亲生活的孩子比例非常高,总计有35%的孩子缺失母亲的教育和关爱,而这些孩子在女生青春期时期更要需要通过学校或家庭其他成员对青春期教育方面做更好的关爱及引导。
3、对月经知识的了解来源
了解来自母亲的占7%,来自其他女性长辈或同学85%,其中大部分来自同学间的相互谈论,对月经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进入一些误区;而获取自课堂及讲座的只占7%。该数据表明被调查女生中大多数对月经知识的了解都来自其他女性长辈及同学,而来自母亲及课堂讲座的占比比较少,因此可以加大对该地区孩子母亲的培训。首先,告知母亲恰当告诉孩子正确的月经知识的重要性——可以让孩子正确处理月经来潮时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月经期,维护身体健康发育。其次,告诉母亲合理引导孩子学习月经知识的必要性——母亲是最了解自己女儿的人,同孩子也比较亲密,有共同话题,母亲的话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再次,培训母亲怎样正确地教给孩子必要的月经知识。同时学校也应在课堂、讲座等学校教育方面加大对女生生理知识的宣传,让孩子们知道月经是每个女孩子都会遇到的,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应以平常心对待,同时利用课堂让更多女生加强对生理期知识的了解及应对方法。
4、第一次例假的时间及当时的反应状况
分析结果表明42%的女生第一次例假的时间在13-14岁,48%的女生第一次来例假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48%的女生有所了解并有所准备。此结果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女生对生理期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
5、应对例假时的做法
从统计数据来看,许多女孩子在处理生理期事物时的处理方法不太得当,有的孩子不太注重生理期卫生,对生理期的注意事项也不是很清楚。由此可知,应加强对孩子们生理期卫生及注意事项的培训,让他们顺利度过生理期,更健康地成长。
6、是否知道什么是“性侵害”
知道的女生占62%,不知道的占38%。该数据发现针对性侵害的行为还是有很多女生并不了解,对于该方面我们应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知悉了解什么为性侵害,并需要告诉孩子们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从而不受到性侵害。
四、结论
关于此次开展的农村女童生理知识及性知识问卷调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之前,该地区的这些学校从未进行过类似的调查,以至于在了解赫章县中小学生生理知识的情况时,我们缺乏一手数据的支撑。比如在调查过程中孩子们也表现得比较羞涩,很多女孩在看到问卷内容及宣传资料时都是红着脸跑开的,说明对于这个比较隐晦的话题孩子们是很放不开的,可见她们对生理知识的了解也是在这种“羞涩”中进行的,这也就不可能了解得全面。
从调查中可发现,贵州山区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在已初潮女童中,有近40%女童的生理卫生知识水平低下,而具备较为全面的相关知识水平的女童仅占12%,个体间差异明显。女童的“初潮年龄”与生理卫生教育状况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经历初潮越早,在同样年龄阶段,女童对生理卫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越好。值得注意的是,“是否与母亲同住”并未显著影响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状况。我们以往认为主要是由于无法接受母亲的相关教育,影响了相当数量留守女童的生理卫生教育状况。但分析证明,这样的想法并不成立。即便有母亲陪伴成长,女童并不一定能获得更多的生理卫生知识。
学生的性健康知识缺乏,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进入和度过青春期,正确地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性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然而,鉴于贵州偏远农村的现状,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是几乎没有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孩子们在学校偶尔也会在课堂或者讲座中了解一些性健康知识,但不够系统全面。总体来说,该地区女孩子的性健康教育较为缺乏,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并重。当然,成长之树也可以在今后的公益活动中开展性健康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学生应对生理期问题的处理能力,提高安全意识。在未成年人性侵案时有发生的今天,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育的特点,开展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性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他们生理、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
(本文作者吴昱颉、孙令琴、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