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15周年 | 互联网筹款:成长的脚步紧跟信息时代
作者: (江江好)吴月红 发表时间: 2025-07-14 10:43:49 来源: 站内资源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2017年8月,苏州老城区的办公室里,成长之树助学团队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汤老师看着账户上面刺眼的数字显示:距离新学期开学还有30天,但助学点上709名孩子的助学款缺口仍有12万。

“要不……再办场义卖?”志愿者小林弱弱提议,却被汤老师摇头否决。墙角的纸箱里,积压着去年义卖剩下的200个手工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艾草味。六年来,他们重复着摆摊、写信、登门拜访的传统三板斧,就像在窄巷里传递水桶,每一次接力都要消耗大量人力,却总在途中洒落大半。

转机出现在一个闷热的午后。灵山慈善基金会的贾老师突然造访,他举着手机展示腾讯公益平台上的项目:“你们看,这个‘山区小课桌’项目,三天筹了20万!”屏幕上的数字跳动时,屋外蝉鸣声却突然安静了下来。

“试试互联网筹款吧,”他说,“这不仅仅是把募捐箱搬到网上,而是重建整个灌溉系统。”这句话点醒了困惑多年的团队。过去,我们执着于展示山区孩子的破旧书包和冻红的脸颊,而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希望的火种。在贾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灵山慈善基金会的认领,成长之树的第一个互联网公益项目“别让崽崽们再失学”应运而生。

 

初进互联网的魔法门

2017年9月7日,当“别让崽崽们再失学”项目页在腾讯公益亮起时,传统与创新的差异开始显现,“先发动亲朋好友和了解成长之树的人!”汤老师嗓子都喊哑了。三天之中,朋友圈被公益项目刷屏。过去义卖要租用实体场地,如今一部手机就是全天候募捐站;从前依赖熟人圈口口相传,现在每个转发都能触达陌生人的朋友圈;最震撼的是捐赠反馈——不再是手写收据塞进信封,而是实时弹幕般的留言:“已捐!孩子加油!”“和女儿一起认领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72小时后,当数字定格在公众筹款10.3万元、腾讯配捐2.2万元、1736人次参与时,团队在震惊中拆解着互联网筹款的密码:它打破了地域壁垒,让贵州山区孩子的读书梦与上海白领的下午茶产生联结;它消解了传统慈善的悲情叙事,捐赠者不再俯视受助者,而是通过公益项目与山里孩子成为“云伙伴”;最重要的是数据可视化项目财批,让每分钱流向都透明可查,这是线下筹款永远无法企及的信任机制。

窗外,城市霓虹与山区星光通过光纤无声交织,成长之树团队深深明白: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对外沟通的窗口,也可以是让善意自由流动的河道,这或许就是打开资源汇聚大门的钥匙。怀着忐忑与好奇,他们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踏入这片充满未知的互联网筹款新世界,心中满是对未来慈善助学款筹集的憧憬与期待。

103253_094.jpg
 

在云端播种希望

·腾讯公益平台别让崽崽们再失学项目

当团队见识到“互联网+公益”的魔法,腾讯99公益日成为他们的年度必赴之约!

今年已经是成长之树参加99公益的第八个年头,每年的这个时候,大家就像约定好了一样,集中召开线上线下动员会,讨论着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小陈负责了解项目的规则、做好宣传海报和链接、协助大家发起一起捐海报;小张负责联系商超、学校,去现场开展劝募;小林负责招募志愿者……一场温暖的行动热烈展开。

志愿者们不辞辛劳,奔赴昆山、上海、苏州等地,深入企业与商超设摊,为“别让崽崽们再失学” 项目全力宣传推广。

线上,一起捐通道开启,爱心在指尖传递,罗总找到一个好办法,列了1200个朋友名单,一对一进行转发劝募,众人的善款汇聚成希望的溪流。

103304_398.jpg
 

·支付宝公益平台守护崽崽们的读书梦项目

“叮!”大年三十晚上八点,志愿者小雨的手机突然震动。微信群弹出消息:“紧急!春节流量高峰,所有人按计划转发助学故事!" 

这是成长之树策划的“春节爱心接力”行动。他们提前三个月准备素材:生成公益项目海报、转发文案……除夕至正月十五,每天不间断同步转发朋友圈。

有人想起自己儿时家庭的困难,毫不犹豫捐了款,还转发到朋友圈。大学室友看到后留言点赞,随即也献出爱心。同事也被触动,踊跃参与。就这样,这份爱心在朋友圈不断扩散,有一位陌生爱心人士,将自己10000元的年终奖直接捐了出来,这份信任和慷慨让大家感动不已。从亲朋好友到陌生人,大家的善意汇聚成河,为山区孩子送去希望,让这个春节满是温情。

103315_103.jpg
 

·支付宝消费捐

“消费捐”开始了,每成交一笔捐1分钱到支付宝公益项目里,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一幕幕。

早餐铺老板老张把收款码旁贴上“每卖一份早餐捐1分钱”的告示,当顾客问起时,他指着手机里山区学校的照片说:“我娃也在读书,不能看别家孩子没学上。”这是一场持续的爱心流量的传递行动,成长之树的志愿者们每天天还未亮时,他们便穿梭在苏城大街小巷的早餐车点、白天走到各菜场的摊位前,倡议每消费一笔捐1分钱助力山区孩子的读书梦活动,最终带动筹款额同比暴涨,连平台公益运营人员都惊叹:“草根机构能把线上流量玩出花样!”

 

·月捐项目

为了解决1000多名孩子面临失学的问题,需要广大爱心人士共同助学和长期、稳定的支持,2023年年底上线的“守护崽崽们的读书梦”月捐公益项目,倡议爱心人士每月定时捐赠5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爱心款。

众多的大树和志愿者们都成了月捐爱心大使,其中支教老师邹老师在看到月捐项目帮助着更多同行时,心中满是感恩与触动。他毅然决定,自己也成为一名月捐人,他平时自己的工资都没有着落也要成为孩子们的月捐人。

截至目前,共有166位爱心传播大使、累计13271人次参与月捐项目,共筹款41.7万元。

103322_177.png
 

在风暴中织就新网

在当下的互联网筹款领域,他们正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难题。大环境的不稳定,经济形势的起伏,使得人们的捐赠意愿明显下降。大家在生活成本的压力下,对慈善捐赠变得更加谨慎,这无疑给筹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000多名正在受助的困境家庭孩子的助学款失去着落。听闻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长期致力于公益助学领域,便怀着一丝希望向其求助。汤老师精心准备了详尽的项目资料,弘化社基金会在深入了解情况后,看到成长之树在互联网平台上公益项目,也被成长之树完善的助学机制和项目执行所打动,决定伸出援手,捐赠了一笔关键的款项。

 

·公益助学直播

2020年疫情期间,当线下活动全面停摆时,他们却迎来新的互联网筹款方式。视频号直播:不能线下交流,就通过直播与大家见面。成长论坛:汇报近期机构工作、视频连麦捐赠人聊聊与成长之树的故事。每月一拍:每月的15日为大家带来价廉物美的商品。专项助学直播:通过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山区需要帮助的孩子。至今为止,成长论坛85场、每月一拍40场、专项助学直播206场。

103331_237.jpg
 

·透明公益计划

腾讯“公益真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来自卢旺达的Donatien Niyonzima(中文名“天赐”),作为公益真探来到成长之树的公益项目执行地贵州赫章进行实地考察和探访后,有感而发说:

“基于我的观察,成长之树在这个区域做的事情,非常值得称赞表彰,他们在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方面做的非常好,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孩子,还记得我们见到的在地里干活的小女孩,她感到自己被鼓励,不放弃生活,当她看到成长之树资助她学习,她理解了有人非常信任她,即使她的父亲离开了她,她也失去了母亲,但还有其他很重要的人,也许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成长之树,他们在为她创造、指引一个美好的未来。”

正是这次项目执行地的探访,为我们的项目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   

 

随着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慈善助学之路也会越来越宽广,让更多的爱透明公开地流向有需要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期待智能公益之路吧!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版权声明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内资源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有;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外资源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成长之树官方网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