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赫章仁怀走访工作报告(崔云组)(2025年3月30日-4月2日)
作者: (江江好)吴月红 发表时间: 2025-04-10 15:35:12 来源: 站内资源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走访时间:2025.3.30-4.2

二、走访人员:崔云(组长)、朱荣江、邱鹤鸣

三、走访计划:去赫章和仁怀共24所学校给223名学生发放助学款198400元和信;完成调查问卷;补采学生信息31人;走访9名受助学生家庭。

四、助学款和信的发放:

1、发放任务(本人签字、学校盖章):小学生168名共134400元,初中生10名共10000元,高中生45名共54000元。其中1人生病(视频电话确认后代领);微信转4人(电话联系学生并由本人手写收条)。

2、未发放5人,4800元:(小学生3人2400元;2人转学;1人随父母转广州/高中生2人2400元;1人辍学打工;1人办理休学电话联系不上)。

五、受助学生家庭走访:

1、3月31日上午走访某学校3名学生家庭:

张同学,六年级。该生家庭系政府扶贫搬迁户,一家五口人,父母亲,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在浙江打工(在工地劳动,工作不稳定)。姐姐上初二,弟弟7岁,患先天性肌肉萎缩症,不能行走,生活无法自理。母亲家务,无收入。

李同学,六年级。出生一个多月时,母亲出走,再无联系。一岁多时,父亲因病去世。由爷爷奶奶抚养,后爷爷去世,跟奶奶一起和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叔叔婶婶在广东打工,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一个即将上幼儿园。

周同学,二年级。有一个哥哥在同一学校上四年级。父母为了兄弟两上学,在学校附近租住。父亲在一百多公里外打工,月收入六七千元。母亲白天家务,晚上去烧烤店打工,月收入二三千元。该生经常逃学,母亲管不住。

 2、31日下午走访某学校3名学生家庭:

王同学,三年级。一家9口人,爷爷70多岁。父母亲在家务农。五个姐姐均在上学。母亲目前有身孕。

陈同学,五年级。父亲因意外伤残,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在广东打工。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刘同学,三年级。住山上,每天上学单程需走一个多小时。奶奶90岁。父亲在家务农。两个姐姐在同一学校上学。母亲在他一岁左右时失踪,至今没有音信。

 3、4月1日上午走访某学校3名学生家庭:

王同学,六年级。父亲伤残,无劳动能力。母亲在浙江打工。有一双胞胎哥哥。由奶奶照顾生活。

祝同学,五年级。父母在浙江打工。七兄妹。大姐已出嫁,大哥已经能打工。其余都在上学,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祝同学是老小,活泼可爱。

徐同学,六年级,成绩优异。父母离异后母亲断绝联系。父亲在浙江打工。爷爷脑梗后遗症严重,奶奶膝关节病行动不便,三人的生活由其四奶奶照看。有一个哥哥在上高中。

以上走访均符合成长之树资助标准。

六、感受与感想:

  1. 赫章和仁怀的学校,即使像可乐乡这样比较偏僻的地方,其基本建设包括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都比较好。学校与外界的道路也都畅通,到学生家庭的少数道路比较陡峭,但都做到了硬化,汽车可以行使,步行更没有问题。水、电、通信、网络也都有保障。所以,总体感觉这些地区的面貌在改变,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2. 我们组走访的受助学生223名,只有两名高三学生辍学,其他学生都正常上学,也有不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个情况令人欣喜,增强了成长之树资助者们坚持公益事业的信心。
  3. 通过走访学生家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困难家庭孩子较多,造成经济负担较重。一个典型例子——某家庭生了六个女孩,母亲又怀孕了,就是为了生一个男孩。另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困难家庭往往劳动力不全,要么父母离异,一方出走;要么主要劳力父亲因病或意外致残;要么父母走的走去世的去世……结果就是家庭困难影响了人的行为,反过来人的行为又加重了困境。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成长之树的资助虽属杯水车薪,但至少可以在确保孩子不失学方面起到一些作用,所以,成长之树应该继续坚持专注于助学这个“本业”。
  4. 建议成长之树接下来加大“专项资助项目”的推广,因为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一年几百元的资助起不了作用,如果一个月资助几百元,情况会大相径庭。

 

邱鹤鸣写于2025年4月6日

视力保护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版权声明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内资源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有;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外资源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成长之树官方网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