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朴素而伟大的善举践行着公益的初心
“我觉得如果能帮助别人,我会很开心的”,两位一直在坚守着做公益的初心。他们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2003 年,习惯睡前看《姑苏晚报》的程女士,偶然看到一位非常优秀的高中生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但因为父亲生病离世,母亲下岗,他不得不放弃入学。看到这个信息后,程女士对这个孩子的前景感到深深的担忧,她决定资助这个孩子,于是她前往报社联系了这个孩子。就这样,孩子顺利的完成了大学。令程女士非常欣慰的是,这个孩子不负众望,学有所成,并且后来靠自己的能力去了法国留学深造。除了这个孩子,程女士还一直资助类似的学生。许多年过去了,程女士觉得,她不能独自一个人前行,她想找到一个这样专门的公益组织。
2016 年,机遇巧合下,程女士结识了一个合唱团的团长,这位团长熟知成长之树,因此向程女士推荐。程女士和张先生毫不犹豫地一起加入了成长之树。他们相继认识了汤老师、志愿者等一大批公益人士,这些人纯粹的公益热情感动了程女士和张先生,他们觉得这是个可信赖的组织!
在加入成长之树的 7 年中,程女士和张先生夫妇二人一直积极地参与各项公益活动,资助、捐物、义卖、介绍新的志愿者与资助人等等,他们“想为别人多做点什么”的朴素善意感动了许多人。他们做食品生鲜零售批发,总是想着付出,尽自己所能为成长之树做点事情。
二位曾参与成长之树在苏州花山的徒步活动。在那天一大早,两位主动一箱一箱把那些粽子搬到徒步会场,让人动容。每一次义卖,他们也会把糖藕、粽子等一些东西逐件搬到会场!而且每一次都谦虚地说自己没做什么!
从成长之树的徒步活动到义卖,程女士和张先生始终像一个信仰般的坚定支持者。尽管每次义卖都很辛苦,但程女士和张先生从未求过回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满是感恩之情,他们甚至觉得其他的志愿者不容易,希望为别人多多分忧。每当他们在一些视频图片中看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山区孩子,他们的心中总会难过。“能多帮一点是一点,我心里会好受些!”程女士如是说!“我见不得孩子受苦受难,更见不得孩子缺乏受教育的机会。” 对程女士和张先生来说,做公益是一种内心的信仰,他们愿意将这份信念传递给更多人,共同传递着温暖和爱。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公益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和最朴素的善意与爱心,这份意念令人肃然起敬。
他们善良、随和、通透、智慧,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许多人。他们是在用行动教育着自己的后代:“爱心”与“利他”是多么重要!两位常常除了自己上阵参与义卖,还会发动自己的孙子辈的小孩一起参与!她的外孙女从小就愿意把自己的零花钱的一部分捐给有需要的人!这是真正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她们!
在程女士和张先生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平凡中的不凡力量,这种力量并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是在于对爱的信念和对他人的关怀。两位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选择了投身于公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与诚”,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在他们眼中,公益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人生的追求。感谢这对神仙眷侣对成长之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