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在线
2024年贵州夏令营之感悟(美食篇)
作者:
(江江好)吴月红
发表时间:
2024-08-12 11:03:40
更新时间:
2024-08-12 11:05:23
来源:
站内资源
在看完了贵州夏令营的计划安排后,我心生向往,作为成长之树的一员,也想去实地看看,在和家长商量后,我决定独自前去,同时增强一下自己的独立性。
第一天活动的早晨,我也许还未习惯,在我乱而无序的洗漱过程后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吃早饭了。早餐是米粉,自己加了调料后,尝一口,是和上海不同的风味,汤水清爽,米粉劲道,鸡蛋的蛋白柔嫩、蛋黄绵密,真让我意犹未尽。在贵州省博物馆,我戴着讲解耳机、对着那些历史的沉淀感慨,时不时拍照。博物馆中所看到的知识,有达到了一定高度水平的陶器技术,有许多种类不同且富有意义的墓葬方式,看到了古时那些华丽的服装饰品,铜器银器样式繁多,那些兵器气势非凡,能让我想象到当时战场上的厮杀场面。乘坐中巴车到达吃中饭的地方,先吃了点牛肉米粉,汤汁鲜美、牛肉鲜嫩、米粉劲道,不禁让我吃了两小碗,这牛肉米粉也成了我回上海后念念不忘的味道。来到甲秀楼,在门口合影后,我们穿过大门、亭子、河桥,便看到了甲秀楼,跨步入楼,映入眼帘的是甲秀楼风景区的微缩模型,与现实一般无二。后面我兜兜转转,拍了许多照片。景区逛完便有些无聊,在集合后我们一起到了对面的银饰店,逛了一圈,最终被一枚圆形的挂坠吸引了注意,在左思右想后,还是买下了喜欢的苗族银饰挂坠。我选的是正面带着六瓣花形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和美好,是苗族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回到酒店休息后就吃了晚饭,我也是少见的吃了两碗饭,那红糖糍粑使我印象彼深,糯米与红糖的结合,甜而不腻,外表金黄酥脆,内里细腻柔软。后面我们又做了手工∶艾草锤,艾草清香,让人闻了心旷神怡,扫去了我这一天的疲惫。至此,第一天行程结束。
第二天的我赖床一会便起来洗漱,收拾行李以便换酒店,明显比昨天熟练速度也快多了。早餐还是米粉,和昨天一样清爽的口感。经历了两个小时的车途,看到了人山人海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入口。验票进景区、乘坐上景区的摆渡车到大瀑布区域,下车徒步一路向下,途中我因体力不支,屡屡险些掉队,好在有小伙伴们的照顾和投喂,终于走到了那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黄果树瀑布。抬眼看,那瀑布美如诗画,奔腾不息。那飞流直下、宛如一条巨大的白龙,咆哮着冲入深潭,溅起无数晶莹的水珠,化作一片如烟如雾的仙境。奔腾而下的水流汇入下面的河流,带着泥沙和绿叶,流向远方,形成一幅令人惊叹神往的美丽画卷。在特色餐食吃完中饭,又自由活动了会就启程回酒店了。三个多小时后,到达酒店,稍微休息过后就是我所期待的晚饭了,羊肉汤醇厚,可口鲜美,真让我回味无穷。第二天结束。
第三天我7点多醒来,不可避免的赖床后洗漱完去吃早饭。鸡蛋是糖心的,一口蛋黄下去软糯香甜,蛋白滑嫩。我们先来到了一位资助的孩子家里,发放助学款签字等等后,便离开了。转而来到核桃加工厂,一个接一个洗干净手、戴好手套和口罩,进入了包装间,阿婆帮我们切成片状,教我们用糯米纸包起来,尝了几块,十分好吃,甜甜的口感搭配着核桃,别有一番风味。回到酒店休息吃中饭后,出发去了贵州最高处:阿西里西韭菜坪,乘坐缆车到达后又步行至2777m的最高峰,站在最高处,俯瞰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峰,不禁感慨万千。抬头看天,格外的蓝,云朵格外的雪白,两者相合,犹如漫画中的辽阔天空。走在山上的木板桥上,阵阵凉风吹过,瞬间吹散了所有的疲惫与烦恼,又眺望远处,又让心灵得到了放松与升华。最后我们乘坐观光车,经历了传说中的“山路十八弯”,途中看到了成群的牛、马和羊。返程回酒店休息过后就是吃晚饭。第三天结束。
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了。照常吃完了一碗米粉和一个鸡蛋,稍微等待后就出发去了一位学生家。在司机师傅娴熟的技术下,我们有惊无险的经过陡峭的山路,到达了学生家附近,我们将东西搬下车,分别拿了点就走去学生家。路程不远,但时不时要爬坡,本已有些高反的我已经快要承受不住,但看到其他小伙伴们努力的情形后,咬着牙终于到达了位于山坡上的家中。他们放下背包后便去山上挖土豆了,我因身体不适可惜的错过了,但听他们说,山上的风景不亚于在韭菜坪看到的,他们顶着骄阳烈日,爬了许多坡,挖了许多土豆回来。他们回来后各自分工,洗菜的洗菜,烧菜的烧菜,还有烤土豆,搞得热火朝天。后来他们烧好了饭,我也稍缓过来了些,便一起吃饭了。饭虽算不上食材丰富,但也荤素俱全,将要离开之时,他们提议我们去看他们的传统表演——芦笙。芦笙是苗族人民最为喜爱的一种传统器乐,吹起芦笙时总是边吹边舞,于是产生了多种门类的芦笙舞蹈。观看表演时,旁边的牛时不时也哞哞叫着,似是在为慷慨激昂的芦笙表演伴奏着。表演结束,我们都鼓掌赞赏着。不久我们便返程回了酒店。晚上我们召集所有人,展开了结营仪式,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所感所想,同时也收到了属于自己的结营证书,这也意味着这4天的活动已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经历这4天的集体活动,让我体验到了那些山区孩子的不易,也学会了独立,有时我会体力不支、屡次险些掉队,在这里也感谢这几天照顾我的阿姨、小伙伴们,我相信,这次也会是我人生中一次不可多得的历练的机会,在之后,我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更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次我们相见不易,也期待着我们的再次相会!
撰写人:樊代茹芸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版权声明
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内资源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成长之树官方网站所有;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站外资源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成长之树官方网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