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时间:2023年5月20日-5月24日
走访人:刘伟
成长之树助学贵州赫章失学学生已经整整十年。这是我第一次作为志愿者踏上这片土地,三天总共去到5所小学(包括一所典型的幼儿园村小、一所最大的村小及其他3所中心小学),发放了395个孩子的助学款,其中29个一帮一,走访了6个孩子及家庭,感受颇深。
赫章位于贵州西部,在云贵川三省交界,高速下口即有古夜郎国的脸谱图腾,给人以神秘感。赫章境内有汉族/苗族/彝族等各族混居,并且山高坡陡群山连绵,村民大多依山而居。由于缺田少地无法大规模农耕,多数村民的收入有限,并且当地大部分家庭多子女,为了生计,家里的壮劳力都选择外出经济发达的远方打工养家,多数受资助的孩子都与家中长辈一起生活。成长之树的无偿资助对这些家庭和孩子们真是很大的帮助。
学校
第一站是小海小学,这是个在村口路边的幼儿园村小,照顾小年龄的孩子们就近接受教育,只有一二年级,三年级以后就会转到稍远的光彩小学继续学习。正午强烈的阳光下,既有步履蹒跚的娃娃也有背着婴儿的年轻母亲(学生年龄小由母亲来代保管的)。晒得黑黑红红的小娃娃们一点不怕生,有的还露出笑脸。霎那间让人想到祖国花园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让人有拥抱他们的欲望。第二站光彩小学的孩子们稍大些,明显就是已经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了。领取助学款后都不忘记说谢谢,真的感谢老师们的教育。第三站松林坡中心小学是建在山顶,我们开车穿越群山云雾到达时一阵阵寒气透骨而来。为了整合教学资源,当地合并了零落的村小,在山顶建立了新校区松林坡中心小学。宏大的操场正是全校早操时间,庄严的国歌声中进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距离我们离校已由30多年,内心相当激动,想必和孩子们一样。第四站是当地最大的村小倮柱小学也在山顶,到达时刚好是10分钟课间休息,孩子们冲出教室,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也有的在挑橡皮筋。相比城市小学的孩子们,他们显得更活泼更开心。发放结束赶上饭点,我们几个在倮柱小学食堂蹭饭,虽然只是简单的炒土豆丝和胡萝卜白菜汤,却是本次行程最好的美味。第五站是兴发乡中心小学,正对校门是个大舞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儿童节,孩子们在积极排练节目。伴随男孩的打鼓声,女孩们在跳竹帽舞;而另一边的街舞热烈奔放。
学生走访
1.祝同学 我们在她家2间靠山土房门口等她很久。自父母离婚后母亲远走杳无音信,父亲过逝,哥哥辍学在重庆打工,她与年迈的祖母生活(祖母外出采草药未见),边上另一间平房住的是耳聋未婚的叔叔。 土房年久失修,屋内漆黑,前面是厨房,堆放了诸多杂物,屋梁上还挂几块熏黑的腊肉。隔开一块板后面,祝同学和奶奶同睡一张床。祝同学是个文静腼腆的姑娘,有着清澈的眼神,喜欢语文,喜欢去学校,作为小花苗还喜欢吹芦笙、喜欢唱歌,聊到了贵州本地的歌手周深相当开心。对未来还没有清晰的打算,希望继续求学,继续在校园里接受教育。 花季年龄失去父母庇佑,却能笑容满面,我们心里心酸同时也希望她继续升学接受更多教育。
2. 欧阳同学 作为随机挑选的家访对象,小欧阳已经5年级了个子瘦小却显得很机灵。欧阳家有1间2层狭长的旧楼房,边上是崭新的大4间平房。父母原在浙江打工,因奶奶开始老年痴呆,妈妈年后就在家照顾。哥哥姐姐都在高中读书,平时不在,放假才回。欧阳喜欢数学,感觉并不困难,而语文英语就觉得有点吃力。因欧阳还要数学摸底测验,匆匆一聊就别过。
3. 李同学 2年级学生,年级第二名。家中长女,还有2个弟弟妹妹。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在家务农和奶奶一起照顾家里带娃。李同学活泼开朗爱笑,蹦蹦跳跳领我们去她家。作为班级的副班长,也是老师的好帮手。 李同学现在的老师也教过她的爸爸,是走读生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很独立,喜欢语文和阅读。有空时会帮着带弟弟,洗衣服做家务。
4. 路同学 2年级学生,年级第一名,有个姐姐在5年级也是成长之树资助对象。客厅墙壁上贴满了姐妹两人的奖状,路同学因成绩优异得到政府的特别奖励,别人家的孩子让我们非常羡慕。 爸爸在外务工,妈妈在家带小弟弟。也许是榜样的力量,年幼的弟弟表示也要好好读书,想和姐姐们一样有很多奖状。
5. 陈同学 6年级在读,随机挑选的走访家庭。从山上老家搬迁到政府的安置楼房3楼,父母均不在了,和86岁年迈的曾祖母一期生活。虽然是楼房,但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毛坯房客厅还放着储水的大水缸,生活非常清苦。小陈喜欢画漫画,希望将来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6. 苏同学 兴发乡3年级在读,家有6间平房,就在高速边上,靠近景区韭菜坪。家里有2个弟弟和妹妹,1个弟弟和1个妹妹在2年级和1年级在读。偌大的房间里很少家具显得空荡荡,但是收拾得非常干净。我们注意到桌上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微型的小吉他。平凡的生活里有音乐,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孩子。苏同学喜欢语文,平时有空会帮妈妈做些家务,洗衣服带弟妹等。
通过这次走访,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在贵州山区读书求学的孩子之易。年幼开始就要独立自主,住读的要远离家庭,走读的每日山下和山顶学校之间独自往返。很多孩子年幼失佑,面对各种家庭变故和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有的孩子远离父母和家里老人同住,心里困惑和无助可以想象。成长之树发现了他们,伸手帮助了他们,力量虽微但力久远。平台成员的爱心捐助,让孩子们能多在学校学习,助他们家庭一臂之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成长之树点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