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2年11月起,各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陆续报道了九江籍深圳人周玉阳夫妇在山区支教两年后带15名学生(后增至20名)到江西九江县江洲镇私立团洲中学的事迹。甚至被媒体和政府相关机构评为2012的“感动九江十大人物”之一、2012“感动中国”江西省候选人、2012年江西省“十大雷锋哥(姐)”之一。有的媒体还称赞周玉阳“卖掉深圳四处房产”“疯狂”支教,以及“另类支教”等标题。到底真相如何?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本人周玉阳想通过问答方式(自问自答)的方式将实情揭晓:
【这帮学生来自哪里?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来历吗?】这20名学生全部来自贵州省毕节地区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自治乡,其中15名学生来自该乡的石板村,另5名来自邻近村庄。12名女生,8名男生。13名彝族,7名汉族。他们的父母大多健在,除两名学生母亲早年身故。年龄在13周岁至17周岁,目前全部就读七年级。
【你是如何认识他们的?】2010年3月,我从深圳出发,参加某个扶贫组织的扶贫与支教活动。当时只是做义工,每月有500块钱的伙食补助。在到赫章县的第二个月,我去该村探访一个贫困家庭,偶然有机会进到这个村子。见到了令人震惊的现象:怎么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见到好几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没上学,在家做活或带小孩。便询问原因,才知道该村没有正规的小学,只有一个教学点,只有一至四年级,老师也是本村读过小学与初中的代课老师。如果要读五年级和六年级,要走到十多公里崎岖山路以外的乡中心小学或光彩小学,来回近六个小时。于是我决定支持该教学点办五年级和六年级,把适龄与辍学的孩子邀回课堂,于是这样就认识了他们。
【你为什么放下深圳优越的生活,去贵州赫章县那么贫困的地方工作?】自从2008年四川大地震,我们夫妇在当地做志愿者大半年(从5月19日至腊月二十)后,我们重回深圳,便有改行的念头。不想再从事房地产经纪行业,想找个能延续灾区志愿者类似的工作。于是在网上找,09年上半年没有结果,为生活所逼,还是从事了四个多月的写字楼销售工作。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半年找到了一条网络招聘信息:贵族贫困山区招聘义工,而且可转正为员工。因此主动联络,后经接洽面谈,被同意录取。于2010年3月,从深圳动身到贵州。
【媒体报道你为了去贵州扶贫支教,卖掉了深圳四套房产和轿车,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时间点搞错了。在08年以年,我早已处理掉之前曾从事房地产经纪时所拥有的房产,而且这些房产都只是缴纳首期款,以作炒房投机用途,除了自己住的一套41平方米的房子(剩下不到十万元的贷款)。除这套外,其它的房产首期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万元,套现后用于偿还自住房产的银行贷款,余款用于支付上海周浦镇与妹妹联名购买的房子,用于家里人居住(78平方米,我占一半产权,当时我支付的首期款也只有二十多万,目前家人居住。)。至于车子,在去四川灾区之前,我已处理。因此,卖房卖车去支教的报道有失真实,因为时间点不对。
【去贵州时,你的资产状况如何?】那时,我们已经只剩下几万元现金,还有深圳一套41平方米的房子(目前在出租),以及上海家人自住房产的一半产权。至今仍是如此,我在QQ空间(QQ:623798346)中写了一篇《财产声明》,除了向公众交待,也提醒自己,不可因行善而图取利益。
【在石板村支教的两年里,你们完全没有报酬?】第一年,我们还属于某慈善机构的员工,每月会支付工资(我有4000元,妻子有2500元)。但是在2011年9月与该机构解除劳动关系,之后便无任何报酬。而且,还支付本班学生的教材辅导、学习用品等开支。
【是什么支撑你行这样做下来的?】我们看到的情景震撼了我们,例如十几岁的孩子从不穿内衣裤,十四五岁的女生出嫁,十五六岁的男生成家!我们实在忍心不下,特别是我妻子,她说一定要制止这种陋习的蔓延,让孩子们正常的读书,不要这么早嫁人。在我们执教六年级期间,就先后有四名女生出嫁。在我们带这帮孩子出来求学时,有些不能跟来九江求学的孩子中,在兴发职中读了半个学期,就有两名女生先后嫁人了,才十四周岁啊。
另外,我们觉得当今太平盛世,还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实在不公平。出于怜悯,追求公平,我们留了下来,并决定一直扶持他们求学。
【为什么他们不可以在当地中学正常就读?】当地有所初级中学,名为兴发职业初中,是本县教学倒数的学校之一,校风校纪极差。再者,石板村的学生离该校十多公里的山路,学生必须在学校或学校附近住宿。如果在学校住宿(学校床位紧张,有些学生必须在外租房),必须在学校食堂就餐,村民条件不允许。因此,大多数石板村的学生会在附近村民家租借房子,自己开火做饭。一般的学生十三四岁,除了学习还要照顾自己;加上家庭贫困,与乡镇学生比起来,有自卑心理。而且成绩相对落后,英语从未学过,而乡镇小学生从三年级就学英语。于是成绩跟不上,学习积极性差;加上没有家长监督,容易染上上网、谈恋爱的坏行为。自解放到现在,全村顺利读完初中的学生不足十人。因此,村民们对自己儿女到兴发职中就读已失去信心,即使送儿女去读,也是被迫无奈之举。
【带出来求学,是没有办法下的无奈之举?】是的,我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动了念头,带他们出这个闭塞的地方,去外面求学。到江洲来读,是最后的决定。
【为什么选择私立团洲学校,要交费用,为何不去公立学校呢?】这所学校是我初中的老师于1999年办的民办学校,教学与管理在当地胜过公立学校。而且,我们带孩子们出来,生怕政府相关机构的干涉,我们又不是学生的家长,担心节外生枝,于是没有向其它学校申请。尽管在团洲中学,每年要交近五万元的学杂费,但学校的伙食费比公立便宜很多,而且学校的老师对这帮学生格外重视。
【家长们放心吗?有家长来过吗?】家长们求之不得,而且我们相处有两年多,很熟悉。年前,江西省教育电视台联合贵州电视台邀请所有的家长(除一个学生家长因病缺席外)来见学生。年后,还有三位家长送另外五名学生来到江洲。他们也是别无选择,希望能通过读书,来改变不断恶性循环的落后状态。
【这么多人,学费生活费如何解决,全靠你一人支付吗?】不是的,我没有能力支付这么高额的费用,半年都没资格。现在在乡下读初中,费用相对便宜一点,也要十二三万,平均每月一万元(含学杂费和生活费)。目前有朋友和同学在默默支持我们,媒体报道后,也陆续有热心人士来支持。如今我将所有热心人士的善款都汇到学生的帐户,用杜远菊的身份证开户,罗丹管卡和现金,陇雪管密码和账目。让他们都知道还有多少钱,用在哪里,谁捐来的。
【目前能勉强支撑,你们对他们期望应该不仅是初中毕业吧,以后呢?】我们要求外出求学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答应最少六年的求学期限,也就是最少读到高中或中专(含技校)学历。成绩优秀的送他们读高中、考大学;一般的,读师范和卫校,将来回去当老师和村医;读书实在辛苦的,也要读完技校,有一支之长。他们那个地方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得不到公平和正当的教育。培养老师,成为种子,去当地生根蔓延,这是我们的期望。因此,时间还长,日后的费用还是未知数,走一步看一步吧。
【目前希望得到哪些帮助?或者更长远点,有什么需要呢?】目前的支出有三大块:学杂费,每年约五万元;生活费,每年约七万元;回家路费:一年一次,来回一万五。如果有人帮助,可以帮助交食堂生活费,或者报名时帮一把,在我们暑假回去时,帮助买火车票。至于以后,如果能找到有初中高中办学资格的学校,能免除这些学生的费用,甚至办个“贵州班”之类,我们求之不得了。
【你做此事,最终的期许是什么?】改变当地落后的教育现状。培养当地学生成长,回家乡支援基础教育,来根本解决问题。不要再出现另一个“周老师”又带学生外出求学。如果可以,我愿以此为事业方向。
【附周玉阳简介】
男,1974年10月,群众,汉族,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县江洲镇同兴村十二组户籍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已婚有一子。无宗教信仰,但相信史威登堡思想,以“行出良善”为宗旨,以史威登堡主义者自称。
1989年九江县江洲中学初中毕业,考取江西省对外贸易学校(现江西省外语外贸职业学院),92年分配到九江市粮油土产品进出口公司,95年停薪留职到深圳打工,96年从事房地产经纪行业,到07年在深圳、九江等地从事相关行业,08年至四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年底回深圳,09年从事房地产经纪工作,10年3月至12年7月在贵州赫章县石板村扶贫支教,12年带15名当地学生来九江求学,至今。